- · 《南方文坛》投稿方式[08/04]
- · 南方文坛版面费是多少[08/04]
今日批评家|毛尖:批评,或者说,所有的文学(2)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编者按创作与批评,如鸟之双翼,车之双轴。文学创作的发展离不开文学批评的繁荣,离不开一代又一代文学批评家的付出。1998年,《南方文坛》推出“
编者按创作与批评,如鸟之双翼,车之双轴。文学创作的发展离不开文学批评的繁荣,离不开一代又一代文学批评家的付出。1998年,《南方文坛》推出“今日批评家”栏目,至今已推介百余名批评家。不同个性的批评家以其敏锐犀利、才情思力、灵动丰盈言说着“我的批评观”,上百篇文章累积形成了一种敏感鲜活、富有生气才情的批评文风。现在中国作家网将这些文章重新集中推出,与大家分享,敬请关注。今日批评家毛尖(拍摄时间:2010年)毛尖,浙江宁波人。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外语系学士、中文系硕士,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博士,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。研究涉及20 世纪中国文学和电影、世界电影和英美文学。著有《非常罪,非常美:毛尖电影笔记》《当世界向右的时候》《慢慢微笑》《没有你不行,有你也不行》《乱来》《这些年》《例外》《有一只老虎在浴室》《一直不松手》《永远和三秒半》《我们不懂电影》等,译有《上海摩登: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—1945》。我的批评观批评,或者说,所有的文学任务毛 尖我开始写,用朋友们的话说,那些乱七八糟的文章时,心里感觉是玩票。看了一部电影,随手写个影评,看到一件坏事,随时发点意见,就像小时候作文。很多年,我一直以为,将来我是要写小说的,我要写我们这一代的青春之歌,我们这一代的怕和爱。甚至,内心深处,我有些看不上做批评,觉得那不是和生活短兵相接,是二传手的位置。但我现在完全不这样想了,甚至,我认为,就像我们有过盛唐诗歌,宋词元曲,眼下,正是批评的时代。互联网无远弗届的今天,“批评”告别传统学院派的模式样态,从自身的僵局中至死一跃,不仅可以有金庸的读者量,还能创造艾略特所说的经典,所以,如果要说批评观,我会坚持用写作的方式从事批评。我说写作的方式,不主要指文章修辞,当然,这是很重要的一面,但更重要的是,在今天做文学批评也好,文化批评也好,都必须和当年站在广场里大声念诗的人那样,问题和语言都应该来自内心的痛楚、来自对生活修正或赞美的渴望。世界有多大,批评就走多远。所以,本质上讲,在今天,批评将承担起历史上所有的文学任务,它不是宣言,它是我们这一代的责任,要说灿烂,会很灿烂,要说艰辛,会很艰辛。也是在这个意义上,我最钦佩汪晖老师当年编《读书》的努力,钦佩我的导师王晓明转向文化研究的决心。在这个时代,批评不再是代表知识群体发言,批评作为人民的声音寻找它自己的广场,藉此,批评告别沙龙酒会,告别西装领带,批评成为生活,生活解释批评。这样说,好像有去知识化的倾向,暗地里也掩护了自己的无能,不过,作为一个跟着周围的朋友走上批评道路的新手,我得很坦诚地说,作为信仰的批评如果要通过知识来吸引民众,那走不远,相反,像我这样头脑简单的人也能凭着热情投入批评,恰是因为这个领域的生产力方式是社会主义式的,辩证地普及,辩证地提高。而我自己,则通过这种批评,和我当年的梦想汇合,或者,就事论事地说,通过批评,我实现写作的梦想。而我希望,当我从初级阶段起步的时候,能够通过不断的学习,不断地把最有力量的自己召唤出来。十几年前,看了几千部电影就自以为能写影评,后来被我周围的朋友批评为腐朽,当年我完全不以为然,觉得自己才是懂电影的人。这几年,看了我们自己的五六七十年代的很多电影,终于发现以前有多么简单,就像茨维塔耶娃说“我的青春,就像一件粗活”,我现在也这么看当年的自己。不过,我想,所有这些步骤,说是成长也好,说是写作也好,都得我自己去慢慢经历、慢慢改变,这样,当我今天去做研究,中国电影研究也好,世界电影研究也好,都会是无一例外地回答同一个纠缠自己的问题:我们自己的中国的电影。人生过去一半,批评却刚刚起步,碰到能用强大的理论描述生存困境的师兄师妹,我心里总是满怀敬佩,不过,我也不着急,因为对我来说,批评是文学任务,是所有的文学任务,那么,有人写诗,有人就可以写歌词。文章刊登于《南方文坛》2010年第2期
文章来源:《南方文坛》 网址: http://www.nanfangwentan.cn/zonghexinwen/2022/0524/402.html
上一篇:贾飞:致敬青春,一代人的奋斗书写
下一篇:看哭董卿,让莫言着迷,这是一本怎样的书?